【老照片故事】​回忆二外“太学生”的留法时光
发布日期: 2024-06-07 访问次数:


 【编者按】老照片是岁月遗留的请柬,在喜迎二外建校60周年之际,我们诚邀老同志带着这张请柬透过一幅幅定格的光影瞬间,一段段追随记忆的文字,回首时代的印迹,品读曾经的荣光!

1964年1月27日中国和法国同时发布建交联合公报。今年5月4日,法国自媒体博主杜波带着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康辉在法国寻找中法之间的“第一”。他们到了巴黎中国文化中心,这是中国政府在西方国家设立的第一个文化中心。主持人康辉在参观兰亭雅集,讲解中国书法和诗词的时候,围在他身边的孩子们就是二外“太学生”(注:1965级学生在校七年,学习时间长,老一辈二外人习惯称之为“太学生”)林小安老师的学生。林老师离开二外,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已经工作了20多年,目前还在中心教授汉语,传播中国文化。

  

二外“太学生”赴法留学合影

(前排从左至右李锦华、林小安、后排从左至右冯百才、王又新)

 1972年12月,国务院科教组选派20位留学生赴法国马赛一大文学院学习,其中有二外1965级"太学生"冯百才、王又新、李锦华、林小安。1974年,他们学成回国在二外任教。

1972年中国留学生赴法国马赛一大文学院学习

(第三排左五冯百才,第二排左三王又新,第一排右一李锦华,第一排右二林小安) 

当时,法国电视台派了一名女记者,从中国学生下飞机开始一直跟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场景,纪录片曾经在法国电视台连续播放好几次。马赛一大文学院安排了11位法国教师给20位中国学生授课。冯百才老师在《一个“太学生”的点滴回忆》(刊载《二外四十年》)中写道:我有幸于1972-1974年7月到法国学习一次。那次出国在经济上可以说是一无所获(就连出国前做的唯一的一套西装回国后也交了公),但在业务上却是一次飞跃,使我一生受益。我不但提高了法语水平,也长了见识,学会了一套钻研的方法,学会了如何不断提高自己,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王又新老师看着珍藏五十多年的老照片说:“有些留法的同学或著书、或写回忆文章,虽说我没有写过,但两年的学习生活,对我回校从事法语教学和担任系主任工作有很大帮助。在我的积极努力下,先后促成了我校与法国2所大学和加拿大魁北克18所大学建立校际交流关系,还多次被评为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文明校园建设先进个人”。

法国马赛合影

 前排从左至右:李锦华、王秀婷、林小安

 后排从左至右:王又新、张忠志、冯百才

李锦华老师回忆说:“52年前有机会走出国门去法国马赛,沉浸式的学习让我的法语水平更为精进,同时深入体会了当地的人文生活,为日后的教学和外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多年的海外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我一直感激国家为我创造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并为我的母校感到自豪”。李老师无论是在校任教,还是借调中国驻法使馆、驻欧盟、比利时使馆文化处工作都非常认真尽职,为国家的外事、外交做了很多工作。

      2000 年 3 月15日,时任中国驻法大使吴建民代表国务院侨办向林小安等9 名荣获“海外优秀华文教师”称号的教师颁奖,新闻报道刊登在《欧洲时报》上。2023 年6月,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刘红革在学生结业典礼上向林老师献花,以表彰她二十年来为传播中国文化和增强两国人民的友谊所做的贡献。

吴建民大使(左三)与林小安(左二)以及法国农族总会的侨领们合影

吴建民大使颁奖新闻报道

      不管是在二外执教退休,还是在海外工作,二外人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遗余力地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法文化交流。

      建校六十周年之际,特别感谢林小安、王又新、李锦华老师提供珍贵的图文资料,让我们品读老照片故事,重温那段难忘的记忆!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